因要帶學生到電腦教室到電腦教室,學習如何完成「學習吧」的「語音作業」的完成與了解如何進行「因材網」的學習任務,所以特地叮嚀要學生記得要帶「耳麥」到校來。
當晚便有關心小孩聽力健康的家長反應:
「請問為什麼一定要用耳麥呢?家人認為小孩子的年紀還小耳朵不適合耳麥。」
我想家長一定是很擔憂,所以與其講一些空泛的安慰言語,且對於聽力這方面我也不是很懂,倒不如趁此機會,讓知識來解決我們共同的問題,於是我便找了幾個網站,當然產品廣告也是有,但是大家都講到兩個重點:
- 聲量不超過 85分貝。
- 人平常講話的聲音 60 分貝
- 車內的聲音或電話的鈴聲 70 分貝
- 大巴士的行進聲 80 分貝
- 狗的叫聲 90 分貝
- 汽車的喇叭聲 110 分貝
- 飛機的引擎聲 130 dB ( A )
- 140 dB ( A ) 以上時,耳朵裡的鼓膜會破裂。
- 使用時間不超過 1小時。
那到底 85分貝 是多大聲呢?依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的資料:
平常講話的聲音,音量約有 60 分貝左右,會影響計算之速率。
自強號、莒光號列車、國光號汽車等車內聲音,普通看電視,聽收音機之聲音等,及一般電話鈴響的聲音,音量大約在 70 分貝左右,這已經屬於讓人感到不舒服的噪音,血管會開始收縮,血壓開始上升,注意力會降低。
大巴士如客運、公車、遊覽車等,其行進間在路邊的音量大約有 80 分貝左右。
狗狗連續的吠叫聲,音量高達 90 分貝,會令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內分泌開始變化,情緒會起變化,可能引起焦慮、頭痛等症狀,做事會增加錯誤。
馬路上汽車的喇叭聲、警笛的聲音 ( 90 dB ( A );到 120 dB ( A ) ) ,卡拉OK、舞廳內的音樂聲,噪音音量高達 110 分貝,肌電圖會起變化,即聽了這樣大的音樂聲,喉嚨,腳底之肌肉會開始動,自然的會唱歌、跳舞。
噴射機起飛時,離 100 m 左右時噪音會達到 130 dB ( A ) ,一般人的耳朵都會痛。
另外,相關新聞報導資料:
那如果還是不確定的話,紐約聽力學家Dominick Servedio 博士建議家長可以進行以下輕鬆的測試:
在孩子戴著耳機的時候坐在孩子旁邊與他交談。他應該能夠清楚地聽到你的聲音。如果不是,那可能是太大聲或他/她在惹你。
建議每天將使用的時間限制在一小時以內,並且每隔 20 分鐘將耳機拿下來休息一下。(耳機一族注意!4 個正確使用習慣避免聽力受損 – Heho健康,https://heho.com.tw/archives/136825)
此外,此次在查閱相關資料的時候,接觸到「微聽損」這個詞。
聽力問題,不是你我想的 0 或 1,其實聽力損失跟近視一樣,也有分輕重程度的!輕微聽力損失不像重度聽力損失那麼明顯影響生活溝通,而且「輕微」這個形容詞也容易被誤解為並不嚴重,因此長久以來被人們忽視。微聽損雖然未符合領取身心障礙證明的標準,但仍可能受到聽力損失,影響語言發展、社交困難等等問題!
根據 The Educational Audiology Association 在 2017 年整理的定義,微聽損族群包括:
- 輕輕:輕型聽力損失,雙耳能聽到最小的音量在20 至 40 dB HL
- 高高:高頻聽力損失超過 2000 Hz 的聲音,雙耳或單耳能夠聽到最小的音量大於 25 dB HL
- 單單,單側聽力損失,優耳能聽到的最小音量低於 15 dB HL,劣耳能聽到最小的音量高於 20 dB HL
微聽損相關影片
微聽損帶來的影響,輕如課業跟不上,容易疲累,無法專心,重則會影響到人際關係的發展等等……
相關資料,建議可先從「什麼是微聽損」進行了解。
若感覺孩子怪怪的,想確認是否有微聽損,不妨可先從網站(微聽損警示量表 |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提供的量表做簡單量測,若要精準的話,可以到大醫院掛「家醫科」或「小兒科」門診,請醫師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