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康軒國小四上社會課本
近來社會課上到「信仰與生活」時,主題是「漢人的傳統信仰與生活」。
課本提到的重點有二:祭拜神明,主要是祈求平安,獲得心靈安慰。而透過廟會活動,藉此來聯絡彼此之間感情。
望著課本上的這張圖片,我的看法則有點相異:
- 「祭拜神明」,我認為其背後的意義則是基於「謝天」的感恩思想。
- 「廟會祭典」,我認為其背後的意義是源於「人與人互通有無交流」以及「躲避無聊」等基本需求的一個出口。
- 再看「廟會祭典」的排場與隨從人員的服裝,我認為「廟會祭典」其背後更是基於「社會穩定的統治需求」。
先民們來台,最早期首要偷渡,以及面對無情黑水溝的風險。在好不容易登陸台灣土地之後,更要面臨風土環境的迥然於故土的考驗,以及面對與當時原住民們的領域保衛之爭,而這些無不是人以生命在做拼搏與賭注。
大家能從諸多磨難之中倖存下來,背後除了運氣之外,一定還有更多彼此間因緣所至的彼此扶持。
且在殘酷且無助的生存搏鬥之中,人們自然會向源自家鄉的神明祈求幫助。
而在艱困過去之後,先民們為了感恩這得來不易的平安與一切時,自然便會歸功給「神明」(而且一定要是自己家鄉的神明)的保佑。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先民們更是透過此在有意無意間將「受人恩惠,要懂感恩」的思想,傳承給下一代,於是便有「吃果子拜樹頭」等話語流傳而下。而這思想,對於社會的安定與穩定的發展,更是有很大幫助。
當然,除了神明之外,套句陳之藩的話:要感謝的人與事太多,那就「謝天,謝地,謝神明」吧!
所以,這裡要該傳遞給學生的東西,我認為也許將「祈求平安,獲得心靈安慰。」的想法觀念,轉換成「感恩目前擁有的一切」的價值觀。
由「外求」,逐漸轉成「內省」,這樣可能會更好一些,以及更能深刻碰觸到內心那塊更能引人深省的那一部分。
早期先民們來台發展,為了得以生存,生活中除了吃飯睡覺之外,大概就只剩「工作、工作、工作」了。如此生活型態除了疲累之外,就只有「無聊」了。
而為了排解身心狀態的疲憊,「開趴」便是一個好選擇。「開趴」好處非常多,從最簡單的聯絡感情,交換存活祕密(當然也包含八卦),到以生活所需物品的交換(從以物易物到貿易買賣)等等都是。
但總不能一直「開趴」下去吧!畢竟生活擔子那麼重。於是「宣揚神威」等為神明服務做事的「廟會祭典」,便是個好理由。甚至「廟會祭典」可以看成一個火車頭產業,在「廟會祭典」的嚴正的需求下,便也帶動了不少的產業。而人們也有了正當排解「無聊」以及「聚眾開趴」的好藉口。
觀察廟會祭典的排場與隨從人員們,正如實複製了以前「王侯官員」們出巡的模式。「神明」們竟也與「王侯官員」一般,不覺奇怪嗎?神明是真的需要官爵祿位嗎?這些官爵祿位又是誰給的?為什麼給?
細究之下,無一不是指向是統治階層基於統治需求,希望社會能更穩定,所以將神明們封官晉爵,在祭典之中,隨著神明們的出場,更能夠將忠孝節義等讓社會穩定的倫理觀植入人民的心中。
透過以上這張圖,可以和學生講與討論的事情,真的很多!例如圖左邊的「土地公」廟,可以討論土地公這件事,以及各地不同的土地公的趣事。跪拜在路旁的人們,他們是尊敬,還是有所求?如此又可延伸出「鑽轎底」等問題。神職人員們的訓練與興替問題,或是更嚴肅的課題:現代的廟會與神明的繞境,到底是給人們帶來幸福保佑還是喧囂不止的吵鬧與污染?
這些種種,若能仔細去思索,其背後真的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