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下的社會科教學需要進行「探究式」學習,而問題是我完全不懂何謂「探究式學習」,請教了高手之後,仁慈的他,給了我一篇起手式小文章: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s and Theories: Inquiry-based Learning Model ,我試著研讀,並試著轉譯一下。
教學設計模式與理論:探究式學習模式
摘要: 「探究式學習」差不多始於「1960 年代 」- Joseph Schwab 是其學習模式的主要創始人之一,該模式依賴於個人能夠透過調查場景和問題以及通過社會經驗來學習的想法。
何謂探究式學習
探究的學習模式出現在 1960 年代的「發現學習」運動期間,它依賴於個人能夠通過調查場景和問題以及通過社會經驗來學習的想法。教師不必死守著書本中的知識,而是鼓勵學生進行調查,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幫助他們擴大知識基礎,發展他們的能力和思維框架。
「探究式學習」的重點在於本身並非僅是一種技術或實作,而是一個有可能增加學習者的知識參與和深入理解的歷程,促使他們:
- 培養提問、研究和溝通技巧
- 能在教室以外的場域進行合作
- 能夠解決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並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和相關議題
- 參與想法和知識的創造和改進
進行探究式學習的 5 個步驟
- 提問
- 探索各種可能情況
- 進行各種可能情況分析並能提供情況描述
- 以口頭或書面形式交流調查結果
- 思考所獲得的訊息和知識
探究式學習的原則
探究式學習有一定的原則,概括如下:
- 原則一
- 原則二
- 原則三
- 原則四
學習者處於整個學習過程的中心,而教師、資源和技術被充分組織起來以支持他們。
所有的學習活動,都是從「訊息處理」能力開始的。
教師在促進學習過程的同時,也力求能更多了解他們的學生以及在探究式學習的過程。
重點應放在評估訊息處理能力和概念理解的發展上,而不是放在該領域的實際內容上。
四種探究形式
探究式教學中常用的探究形式有四種:
- 驗證式探究(Confirmation inquiry)
- 結構式探究(Structured inquiry)
- 引導式探究(Guided inquiry)
- 開放式探究(Open inquiry)
給學習者一個問題和一個方法,而且最終結果是已知的。此種探究目的是確認結果。這使學習者能夠加強已經建立的想法,並練習他們的調查技能。
向學習者提供問題和實現結果的方法,但目標是提供已經由調查過程中和通過調查過程所收集到的證據支持的解釋。
只給學習者問題。主要目標是讓學習者設計調查方法,然後測試問題本身。這種類型的調查通常不像前面提到的形式那樣的結構化。
學習者必須確立自己的問題,以及設計調查方法,然後自己進行探究。他們必須在這個歷程完成時,展示他們的探究成果。
在教學情境中,探究式學習可以讓教師有機會讓學生充分探索問題和情景,這樣他們不僅可以從結果中學習,還可以從過程本身中學習。學生他們被鼓勵提出問題,探索他們的環境,並獲得支持主張和結果的證據,並就他們達到最後結果的方式設計一個令人信服的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