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幸可以北上參觀今年的教育科技展,與許多平常無暇相聚的友人碰了面,雖然時間不足以暢談,但內心覺得非常快樂。
又,因為會場遇見了一些朋友,在簡短聊完天之後,才發現原先計畫要聽的老師們的分享場次,都錯過了,所以真正計畫要聽的分享場次,實在不多。
先說感想,我認為這些老師厲害與精彩的地方在於他們的課程內容,跟他們所使用的教育科技的關聯其實並沒有很大,若沒有這些科技產品,他們的教學依然精彩。
我個人以為,這些教育科技產品對他們的加分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多,但在課堂上真正被節省到的是「輸入時間」,而真正有價值的「梳理想法」的方向,其實還是需要我們一起思索該如何進行。
又,我觀察到的教育科技方向,主要重心都在求快,求方便。
但我的隱憂是孩子們的心智能否跟的上,我以為學習其實不要那麼快,讓整個學習建構過程慢下來,不把重心放在「表面效度」的追求上,會不會好一點?
2023-11-11
- 14:00-14:50(Logitech) 讓課堂「動」起來,張瑀琳 老師
- 16:00-17:00 (教案沙龍)智慧教室:AI在教育現場的聰明應用,陳雅言 助理教授
- 17:00-17:40 (ViewSonic創新教室)小黑啤的臺灣 View ,陳潔老師
張老師是個國文老師,他利用「羅敷有夫」這一課來教學生來梳理想法。
利用 ipad 的 Numbers(應該是試算表軟體),來將整個學習架構呈現出來,相當精彩。
中間我還聽到了我第一次聽到且感到興趣的「貍想教育」(https://www.beaversophy.com/),原來他們是個有理想且有實際行動的教育組織。
又聽到了:SCQA, 情況,衝突,問題,解方。(https://www.bfa.com.tw/blog/scqa)
麥肯錫諮詢顧問芭芭拉.明托除了提出 MECE 法則之外,還在《金字塔原理》一書中提出了一個結構化表達工具:SCQA 架構。 S, 即情境(situation); C, 即衝突(complication); Q,即問題(question); A,即答案(answer)。
SCQA 架構有不同的組合方式,其中,標準式(SCA)是:情境—衝突—答案。我在《每個人的商學院.商業基礎》裡介紹「心理帳戶」的概念時,就用了 SCA 的邏輯架構。
先介紹情境,即 S:「如果你是一個業務,滿懷激情地跟客戶聊了很久,介紹了半天產品,他也確實很心動,似乎什麼都好,但最後還是覺得太貴了。」
然後分析常識衝突,即 C:「客戶真的小氣嗎? 可是他的包、手錶都很奢華。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讓這些所謂小氣的客戶變得大方呢?」
最後給出答案,也就是 A:「那我們就來講一講小氣和大方背後的商業邏輯。」
芭芭拉.明托的 SCQA 架構,還可以變形組合出其他模式,幫助我們在很多溝通場合,比如演講、匯報、寫作時,有效地表達觀點。
這個場次,若我沒有理解錯誤的話,重點是利用AI來幫忙做繪本。
這個服務由 Hello!GPT (https://www.hellogpt.tw/) 團隊研製而成,感覺非常厲害。
這個場次是台灣吧!小黑啤的認識台灣系列產品,非常有趣。
對於台灣吧!這間公司,我真是報以非常大的敬意,真是太厲害了。
2023-11-12
- 13:00-13:50(Logitech) 閱讀 x 筆記 x 數位工具-留下每一道閱讀痕跡 祝育晟 老師
育晟老師是個非常優秀且有熱情感染力的老師,他介紹的做筆記的方法會讓人忍不住想試試,當然啦!因為是 ipad 的場子,所以招式仍是集中在ipad的操作技巧上。
但,老實說,育晟老師的招式的確厲害,且觀點也算是前進,非常值得我學習。